素人登山王日常的训练、饮食与生活,想必大家一定很好奇,完成当日的训练菜单,今天的范老师无所不聊!深入他的生活大小事,以下是单车时代的分段整理:
乘着大赛将至的空档,我们参与范老师的练骑
规律的生活型态举足轻重
平平一天只有24小时,老师的安排却比一般人更充实。因为生活型态直接关係到选手的恢复,进而在训练的品质上产生变化,让稳定的作息成为他的坚持。每天两段式的训练,从清晨5点起床后啓动,下班回家,还有第二阶段的训练等着他;每天的菜单告一段落,已经是8、9点的时间,对还没吃晚餐的他来说,追求晚上11点前入睡,都是一种挑战。
日常训练,老师会选用训练车搭配铝轮进行
区分不同用途的车款,可避免赛事当中突如其来的机械故障
效率取向的「训练台」练功法
大家都知道,老师平常都在家踩训练台为主。他认为,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,运用训练台得以掌控周遭的环境,维持固定的阻力与迴转数,尤其在针对性的训练时,室内训练便于控制输出的区间,达到準确而高效率的训练效果,是范老师日常的第一选项。要知道,户外训练有天候与交通的限制,不确定的因素比室内多得多。不过,爬坡与平路使用的肌群不尽相同,週末或教学的空档,他还是会找机会到山路练骑。
爬坡的把位选用,多以煞变把和平把为主
在呼吸部分,老师是採用「嘴吸嘴吐」的方式
不是不重训 而是没时间
就我们的了解,范老师是不做重量训练的,为什么呢?老师说,并不是因为重训没有成效,更多是因为个人时间的限制。再者,重量训练与训练菜单会相互影响,假如因为纳入辅助的重训,而削减了更重要的基础训练量,那稳定的核心肌群,或强健的肌力,在竞赛时是加不了分的。想找到属于你的「最适迴转」,必须以充足的训练量为后盾,才不会耽误日常的课表。
在爬坡段不时起身抽车,老师站姿骑乘的比例很高
与其追求高迴转的踩踏方式,不如追求自己的最适迴转
功率是体能加技术的总和
在运动技能方面,体能在30~40岁会进入停滞,选手成绩提升的来源,来自于源于技术层面的提升,也就是我们说的踩踏效率。透过功率计来进行踩踏技术的训练、正确调校单车上的设定,找到自己最高效率的踩踏方式,这是老师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。「身体上需要的,和我自己感受到的,往往都是相反的。」自己的感觉并不可靠,解决自身的盲点,找到踩踏的最佳平衡,这是老师在训练上,寻求高阿丹协助的原因。
步入40大关,进步的成绩仰赖踩踏效率的提升
长时间的功率训练与记录,帮助老师分析近年的训练成效
动手勤下厨 只吃真食物
每日的餐食是范老师非常要求的部分。除了坚持不吃加工食品之外,他认为,食材的品质也很重要;举凡肉品、鸡蛋与蔬菜,老师都有习惯配合的店家,虽然价格较高,不过安心的食物来源,身体真的感受得到。范老师也建议我们,不妨走访邻近的农夫市集。除了有好的食材,他也选择最简单的烹调方式,减少不必要的油、盐摄取。
冷泡茶是范老师每天主要的水分来源
几乎不喝运动饮料,有时会带上一瓶水、一瓶茶出门训练
少量多餐的饮食型态
那,老师的三餐都吃些什么呢?在晨间训练前,他会简单吃半根香蕉垫垫肚子,在身体的肝醣还足够的状态下,有时空腹上阵也不要紧。若是週末的长距离前,他会替自己準备香蕉、麦片或自製的穀物饭,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佐以少量坚果上阵。午餐和点心,也都是自製的五穀饭/豆类/糙米饭为主,搭配补给与训练后点心。晚餐则不再吃碳水化合物,而是以蛋白质(鸡胸肉/鱼肉)与丰富的蔬果为菜单。目前,老师赛季的体重维持在62公斤左右。
训练后的按摩与舒缓
按摩,也是选手生活中的必要程序。结束一天的训练后,老师会先沖个冷水澡,缓解身体的发炎症状。平日,他会自主进行局部的滚筒放鬆,全身性的按摩,则以每週1~2次的频率进行(非赛季则是2週一次),透过按摩师的帮助,达到深层而全面的舒缓。特别提醒,在训练后的3小时,是按摩的最佳时机。在这个部分,老师在台东也有配合的店家,不过对素人车手来说,长年累积起来,也是一笔庞大的开销。
当天武岭仅9度,还有间歇雨势袭来,选手要做好準备
专注竞赛当中,老师自认是很不怕冷的选手
后记:关于今年的武岭盃...
就范老师来说,年度的两大高峰(A级赛事),会设定在「富士山登山赛」与「台湾自行车登山王」两场比赛;由于武岭盃介于两者之间,这几年,他都没有对这场比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,不过只要报名,老师都抱着全力以赴的心情上阵。
暂别东海岸炽热的豔阳,来西部骑车对他来说,不仅是环境的转换,骑上不同的路线,也带来心情上的转变。把自己从平时纪律的生活暂时抽离,品嚐在地不同的食物,认识更多不同的朋友,让自己有好好生活的感觉。
私底下的老师,也爱喝轻烘焙的咖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