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新浪微博登陆

只需一步, 快速开始

查看: 1171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找回自行车文化的荣光

[复制链接]

新浪微博达人勋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奋斗
    2014-4-14 08:34
  • 签到天数: 3 天

    [LV.2]偶尔看看I


    如果时钟倒拨四五十年,彼时的自行车应该能够算得上“高端、大气、上档次”的物件。当年曾有一位外国记者报道说,在中国拥有一辆名牌自行车,犹如在主要以汽车代步的国家拥有一辆凯迪拉克或奔驰车。后来,我们很快成为了“自行车王国”。再后来,人们把拥有汽车作为追求的目标……

    然而今天,自行车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,绿色出行成为社会所倡、政府所导。比如,今年北京将在三里河建自行车出行示范区,以“提高自行车吸引力,引导绿色出行”。西安将在城区范围内全面投建1300个服务点,3万辆公共自行车。深圳拟在梅林探索慢行交通,建设更加连续、舒适、安全的自行车专用道。环保出行、绿色出行,让“自行车文化”光荣回归了,骑自行车安排自己的生活,开始成为一种新风气。不过,让自行车走向“高大上”,从“潮流”到时代主流,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。

    给自行车道一个“主体地位”。上世纪90年代之前,城市都有自行车专用道的,而且很多专用道还是绿树成荫。这些年大城市的道路交通设计理念,多是以方便汽车行驶为主,“汽车本位”的思想漠视了自行车交通的合理地位,骑车人的路权受到漠视是普遍现象。自行车道经常被占,让骑车人无路可行。现在,我们的交通规划应该有所校正,从以汽车为核心到以人为核心,以市民出行实际需求为核心,这才是百年发展的交通大计。一点一点去修改、去完善,并保证自行车道的宽度、畅通性和连续性,给自行车更多空间,让骑车人有道可行,有道好行。

    给自行车一个“社会VIP”待遇。为自行车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是让自行车回归社会主流的重要条件。或许,现在的自行车不“值钱”,但骑行生活的行为本身应该“值钱”,倡导这种生活方式,为自行车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更是题中之义。自行车也是“私家车”,应该得到起码尊重。车库应该多建、建好,停车点应该能满足人们的需要,政府部门应当继续在设备、资金上多投入,加强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,增加数量和网点密度,真正达到安全、方便、快捷的程度。

    找回自行车文化的荣光
    图为1981年,北京,市民上班或出行主要靠自行车,着装也几乎是蓝黑灰色。

    (来源:人民网)
    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   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顶 踩 分享到新浪微博
     
    回复
   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 搜搜有道 360中搜

   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

    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