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有手部痠麻的问题吗?」
拿掉既定的刻板印象,龙头避震器的加入,不失为骑乘当中一份良好的辅助。诉求加装后带来的稳定性,在路过坑洞与障碍时,的确可以带来更安全、舒适的感受。多说无益,这回我们严选了北、中、南的特殊路段,用实测的方式,亲身感受龙头避震器在恶劣路面的真实路感!
一、北台湾代表:新竹胜利路石板道
由在地的车友带路,小编的第一站来到信义街与胜利路上,地处新竹东门圆环护城河周边,这条石板路提供市民休闲与艺文空间,晚间穿插着街头艺人的表演,成为风城的特色路段;漫步于此或许浪漫,不过,石板的表面凹凸不平,在长年使用的情况下,路面已经产生弧度。停下脚步观察,通过此地的汽、机车,跳动的情况已经相当明显,更不难想像行经此地时,单车族的感受会有多么强烈。
与其说是骑在路面上,用「跳动」来形容或许更加贴切
还好,这里毕竟不是正统的石板路,我们也不是正统的古典赛选手;借助车裤的保护,接触坐垫的臀部尚且过关,但不可否认的是,抓握车手把的同时,手部的震动依然相当明显;对于没有加装的车手来说,面对未经修饰的传导,折腾的感受不在话下。
行经桥面上的石板路,又是另一番颠簸袭来
没有换上宽胎,也没有缠上双层手把带,我们让龙头避震器的功能,成为车手的第一道防线,从石板路上急驶而过,适时地上下作动让踩踏更加平稳,类似悬吊系统的机构,就像公路车版本的前叉避震器。一面复习职业车手在石板路奔驰的祕诀,透过流畅的输出,抵御不定时的弹跳路感。建议车友,如果有志挑战长距离,不妨再搭配一副手套,减震的效果更好,一并缓解恼人的手部痠麻问题。
二、中台湾代表:台中潭雅神绿园道
由神冈支线铁路改造而成的潭雅神绿园道,是台中市除后丰铁马道与东丰绿色走廊之外,规划最为完善的自行车路线之一。不过,在享受良好车况的同时,从潭子中山路出发的车友,应该会先感受到一阵颠簸,又以公路车骑士的感受最为明显。周末探勘之后,小编决定把这里当作中台湾的代表路线。
潭雅神绿园道,近潭子入口的路感相当颠簸
假如骑的是登山车,或许感受还没有那么强烈,但像是公路车或折叠车这种缺乏避震的车款,在单趟13公里的旅程里,来回可要特别绷紧神经。不仅是「奇檬子」的问题,过多的震动也会影响抓握的安全性,身为中部子弟的小编,就经常在这里被震得双手发麻。
上路前,柏油路看来没有太大的杀伤力,但细碎的砂石穿插破碎的路段,与一般主要道路相形之下,感受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在加装龙头避震器之后,路面的颗粒感已经有所改善,与加装前相比,着实平顺不少。特别在穿越路桥的下坡路段,不仅速度较快,心情也比较放松,若是在落差处稍有不慎,就可能发生危险。还好,簧力拉伸与压缩的表现,弭平了通过间隙时的颗粒感,这是龙头避震器体验潭雅神时,效果最为显着的路段。
自行车道的柏油路看似平缓,其实骑公路车体验相当有感
三、南台湾代表:高雄凤山三民路红砖道
最后一站,我们来到热情的南台湾,晨间的市场聚集相当大的人潮,看到这里,车友们应该不陌生吧?这里位于凤山市中心,三民路上的双慈亭前,街坊邻居们采买的所在地。对自行车来说,红砖的路感约介于前两者之下,不至于像石板路一样跳动,也没有太多细石或破碎路面的干扰,属于台湾各地都很常见的路面。
像这样铺设红砖道的路面,在全台各地都很常见
在加装龙头避震器后,震动的感觉波动的感受没有以往那么明显,与使用前的情形两相对照,龙头避震器隔绝直接由地面传导到双手的震波,在没有高低差的情况下,通过横直交错的红砖道数次,整体感受与一般道路相去不远,也是三个测试路段中最平顺的一段。唯有间或出现的水沟盖,成为打扰骑士旅程的不速之客,但从平稳的骑乘状态来说,使用的成效确实无庸置疑。
加装龙头避震器后,骑乘的感受平稳许多
完成特殊路面的挑战,再次证实龙头避震器的成效,不过,除却一般道路上的坑坑疤疤,还是有许多车友好奇:「龙头避震器之于车手,是不是真的有帮助?」
由于本身预压的设计,在爬坡路段或抽车时,反应并没有车友想像的明显。不怕稀释卖力踩踏的输出。倒是行经下坡或坑洞路段时,龙头避震器的反应较为明确,隔绝震动不适的感受,有效提升单车族的安全性,免除公路车友既有的疑虑。下一站,我们就要带着龙头避震器体验爬坡与下坡路段,再次挑战「它」的表现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