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空自行车

标题: schwinn 施文官网及品牌介绍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小滔    时间: 2015-5-27 17:31
标题: schwinn 施文官网及品牌介绍
schwinn 施文官网及品牌介绍


schwinn 施文官网:http://www.schwinnbikes.com/



schwinn 施文品牌介绍

-百年Schwinn简史

    一八九五年,Ignaz Schwinn及Adolph Arnold两人合伙于美国芝加哥创办「Arnold, Schwinn & Company」,开始了美国自行车产业裡一段极具代表性的历史。

1895年
Ignaz Schwinn及Adolph Arnold两人合伙于美国芝加哥成立「Arnold, Schwinn &
Company」,开始生产单速Roadster自行车。

1908年
Ignaz Schwinn买下公司的所有股份,成为Schwinn的唯一老闆。

1933年
推出26x2.125规格balloon气胎的自行车,两年后成为业界的标准。

1934年
Aerocycle车款将自行车带入流体力学的新纪元,影响了30、40年代甚至50年代的
自行车设计。

1938年
Schwinn认为,这一年Schwinn自行车上的「Fore-wheel」brake刹车器、「
Cantilever Frame」以及「Spring Fork」堪称为现代Off-road自行车的始祖。

1951年
Schwinn经典海滩车(cruiser)出厂,镀铬泥除、喇叭、车架装Tank「油箱」、白边车胎、尾灯、弹簧前叉、Deluxe豪华座垫等通通成为经典配备。

1952年
开始架构「授权经销商网络」,建立IBD专卖通路,扩展零组件及配件产品。

1963年
Sting-Ray香蕉车大红大紫。

1965年
开始做室内健身车

1967年
一月一日正式更名为「Schwinn Bicycle Company」。

1968年
六八学运时代,青年学子大反叛。Sting-Ray Krates这种「肌肉人力车」受到青少年的欢迎,成为一种特殊的美国现象,也是1980年代BMX的前身。

1975年
BMX狂潮正式发飙。

1978年
Airdyne室内健身车问世。

1985年
换登山车流行,Schwinn鄙之为一时的狂热,种下90年代褪流行的败因。

1993年
Schwinn宣告破产,由Scott Sports Group及Zell-Chilmark Fund LP以约4075万美元卖下。Richard Schwinn离开乃祖一手创办的Schwinn。

1994年
Schwinn搬离发迹的芝加哥,择于科罗拉多州的Boulder落脚。

1997年
做健身器材三十周年庆。八月,Questor Partners Fund以5500万美元左右买下
Schwinn。

1998年
九月,Questor再花约1亿8300万美元买下GT/Riteway。两家长久以来的死对头,
反而同在一个屋簷下,合併为Schwinn/GT。

2001年
Pacific买下Schwinn/GT自行车,Direct Focus买下Schwinn Fitness。

-不要重蹈Schwinn覆辙

    Schwinn的管理层是否认为,公司在设计、制造、营销和销售世界一流自行车方面具有悠久历史,就能保持不败之地?管理者是否忽视了该产业的经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?面对变化,他们是否做出了错误的反应?比如,由于在台湾采购低成本自行车的尝试执行不力,反而催生了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。

 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纽约度过的。小时候,我一心想要一辆Schwinn牌自行车———从Black Phantom到Sting Ray再到Varsity。邻居家的孩子都以拥有一辆Schwinn车为荣,它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自行车品牌望尘莫及的。
  在顶峰时期,Schwinn的员工超过2000个,拥有五家工厂,每年生产几十万辆自行车,占美国市场20%的份额。当时,Schwinn这个名字代表着前沿技术和无与伦比的质量。然而今天,Schwinn已经停业。整个美国已经没有一家Schwinn工厂,也没有一个Schwinn员工了。这家1895年成立的公司在1992年宣告破产,并在1993年关闭了最后一家工厂。Schwinn这个品牌现在为Pacific Cycle所有,而后者又归Dorel Industries———一家总部在加拿大的消费品公司———旗下。Pacific Cycle的所有自行车都在亚洲生产。今天在沃尔玛出售的Schwinn与过去那个Schwinn,除了名字以外没有任何共同之处。
 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?Schwinn的管理层是否认为,公司在设计、制造、营销和销售世界一流自行车方面具有悠久历史,就能保持不败之地?管理者是否忽视了该产业的经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?面对变化,他们是否做出了错误的反应?比如,由于在台湾采购低成本自行车的尝试执行不力,反而催生了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。也许种种原因都能解释这家公司的倒闭,然而事实只有一个,那就是Schwinn破产了,它的牌子被卖掉了。
  今天,实际上许多着名公司———不仅是美国的,也包括欧洲和亚洲的公司———都面临与当年的Schwinn类似的处境。然而事情并不一定要沿着老路发展。你也不必听凭命运宰割,不必重蹈Schwinn的覆辙。

  另两种选择
  Schwinn的故事原本可以是另一种样子。事实上,当初公司要获得成功,有几条不同的路可以走。以下是其中两个备选方桉。
  备选一:高定位。在这种情况下,Schwinn决定不将所有生产部门都放到亚洲去,而是为其生产线上的每一类产品量身定制不同的计划。短时间内,低端自行车的生产可以外包给中国和台湾地区的厂商,但很快Schwinn就该彻底放弃这一门类,将其留给低成本竞争者去做。同时,对于中高档自行车,Schwinn决定通过与低成本厂商合作生产劳动力密集型零件,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。于是公司对数百家潜在供应商开展调查和访问,最终锁定几家最好的,并开展长期合作。接下来,Schwinn重新安排其工厂运作,在美国本土完成最终装配和检验,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确保质量。
  不过,面对变化,Schwinn依然不得不做出一些痛苦的选择。在这一过程中,公司将裁减大约30%的劳动力。但是,由于这些措施将使Schwinn的生产成本降低一半,因而能在中档自行车市场保持一个重要地位,同时利用其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及品牌,在高端市场占领极其强势的地位。例如,因为Schwinn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承担开发新产品和进入新产品领域的风险,所以他有能力开发出新款山地车———以及新的品牌。那么到现在,Schwinn在美国的竞争地位将无人可撼,同时又将是向中国和欧洲输出高档自行车的主要出口商。今天连荷兰人都会在骑Schwinn自行车。而由于业务的强劲发展,Schwinn现在在美国雇用的人数将会是开展外包前的两倍。
  备选二:如果不能击败他们,不妨成为他们中的一员。这种情况下,Schwinn继续其攻势。但是与其将大部分产量外包,不如尽快在中国开设自己的工厂。这一举措将使Schwinn生产自行车的成本降至过去的三分之一。实际上公司本可以将自行车的成本降低到六分之一。但是通过投资开办自己的工厂,Schwinn能够引进自身技术,自行培训工人,从而保持质量水准。这样,公司将能以极低的成本取得高水平的质量。
  这一决策意味着Schwinn将在美国裁减超过70%的员工。然而,Schwinn在中国的经营持续扩张,很快便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自行车——不仅在低端市场,而且凭借其在美国历史悠久这一特点,占领高端奢侈品市场。此外,Schwinn还利用自身有利地位,积极开拓,寻求在低成本国家采购其他产品,并开始向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出口。到今天,Schwinn将成为世界自行车销量最大的公司,除中国外,还在东欧和巴西开设了新的工厂。公司在新兴市场销售的自行车总数超过5亿辆——超过其过去100年销量之总和。这一成功还使得Schwinn跃居财富500强的前列,而现在公司在美国的雇员人数已经超过其海外扩张之前的雇员数。

  选择与机遇
  同成本低廉的对手竞争并不意味着要放弃,而是必须认真考察自己能做什么,有哪些选择。首先,充分理解这一威胁。考虑低成本竞争对手可能如何发起进攻。他们预备通过降价增加销量还是通过收购品牌获得价格溢价?而你最擅长什么?
  然后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桉:无所作为能否生存下去?如果不能,你将如何发展?这是否意味着走向“另一边”,比方说,在中国采购,甚至将你的公司卖给中国人?还是意味着想方设法降低成本,管理品牌,巩固竞争地位?如果你想找到获取优势、弥补劣势的切入点,关键的一步往往在于详细了解现有以及未来的供应链。
  最后,行动迅速。危险真实存在:行动迟缓将被淘汰出局。机会亦然:行动迅速能巩固自己相对于低成本竞争对手和传统对手的竞争地位。有时候,一些不得已的选择,比如裁员,可能从长期看是保存工作机会的最佳途径。
  多年前,我曾供职于Wisconsin小镇一家浆纸厂,当时这家公司正为求得立足之地而苦苦奋斗。公司分两块,其中纸浆厂有500名工人,成本较高;而造纸厂有1000个工人,成本效率较高。于是公司关闭了纸浆厂,尽管这给小镇带来极大痛苦,但由此保住了造纸厂。换句话说,公司裁掉500个工作职位以保住另外1000个。造纸厂最终活了下来,并欣欣向荣,今天在那里工作的人已经超过1500个。果断抛弃纸浆厂,解放了造纸厂,使它继续生存而且发展下去。
  如果当初Schwinn选择同样的路,也许能取得同样的结果。和我小时候相比,也许现在他已经在美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;或者他已经变得面目全非,但依然存在并且盈利。当然,后见之明总是对的,但那只说明没有理由再犯同样的错误,而失去对命运的主宰。一味否定可不是一项成功的战略。






欢迎光临 天空自行车 (http://bikesk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